德州:住有所居,提升百姓获得感

2018-01-18 11:30:08来源: 德州新闻网 作者:

  □记者唐晓颖本报通讯员詹洋宫晓辉

  不久前,德州市房地产开发信息网正式上线运行,向社会及时公开房地产开发信息,解决市民选房买房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市民登陆网站后,即可对我市在售及预售楼盘情况进行查询。

  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17年,我市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推进,共有2675套公租房、872套经适房建成并交付使用。其中,2675套公租房全部分配完毕,是前10年公租房分配总量的2倍多;872套经适房已出售600余套。目前,中心城区由政府投资的公租房存量达到3811套。

  加大住房有效供给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

  住房问题是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近两年我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潜在购房需求。如何满足市民刚性及改善性需求?我市从加强房地产业供给侧改革入手,一方面引导房企针对市场需求调整住宅供给结构,推出适销对路产品;另一方面调整土地供应节奏,优化住宅用地供应,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来自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至11月,全市供应房地产用地781.85公顷,占供应总面积的41.9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1.81亿元,同比增长11%;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平稳增长,其中商品房销售额为271.01亿元,同比增长35%;销售面积为595.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6%。“数字的背后反映出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的良好发展态势,房企开发实力不断增强,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 ”市统计局投资科科长张珍珍分析说。她告诉记者,受二孩政策放开及改善性需求的影响,我市商品住宅大中户型较受青睐,截至2017年11月底,90至144平方米住宅销售34622套,144平方米以上住宅销售1586套。

  为最大限度满足职工购房资金需要,我市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于2017年5月22日推出“公+商”组合贷款业务,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银行开展。在我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利用公积金贷款不足以支付购房款,可同时办理商业贷款。我市规定,组合贷款最高限额不超过所购房产总价的70%(家庭第二套住房为60%,不支持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商业贷款金额不低于5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

  “去年6月我在开发区天润和园小区看中了一套房子,但公积金贷款额度不够。多亏有了组合贷,不仅让我买到房,还省了不少钱。”市民刘亮伟对组合贷款赞不绝口。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办理50万元组合贷款,其中公积金40万元、商业10万元,期限为20年,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按照当前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执行3.25%,商业贷款利率执行4.9%,共需支付20.1万元利息;50万元商业贷款则需支付28.5万元利息,组合贷款让他少交了8.4万元。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推出“公+商”组合贷款业务以来,全市已办理61笔业务,累计发放贷款2056万元。

  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3275户低收入家庭圆安居梦

  1月14日上午,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河东安居苑小广场上,居民张丽华正陪着两岁半的女儿玩耍。谈及已入住的公租房,她感慨良多:“我们一家三口生活全靠丈夫打工收入,多亏了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让我们有了稳定的住所,不用再四处奔波。 67平方米的两居室每月房租只需300多元,比原来租房省了一半多呢。 ”

  我市坚持租金补贴、实物配租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公租房保障工作。降低公租房准入门槛,调整《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实施细则》公租房准入条件:对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申报公租房的,取消“收入标准”条件;“准”外来务工人员也可申报公租房,租住单位公房人员可按无房申报公租房实物配租。

  为解决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我市加大经适房供给力度,扩大中心城区经适房保障覆盖面,户籍在外地但在中心城区就业并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可申购经适房;放宽申购条件,将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高于29463元调整为不高于38965元,“申请家庭无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高于20平方米,并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不高于60平方米”调整为“申请家庭无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高于22平方米”;单身家庭年龄由年满35周岁放宽到年满30周岁……“我在德州打拼了5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外来务工人员李兵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2017年2月下旬,听说中心城区外来务工人员也能申购经适房,他激动地跑到市房管中心了解情况。经过提交申请、审核、公示等程序,李兵如愿获得购房资格,仅花了23万元就买到了河东安居苑的两居室。“我这套房子有67平方米,户型设计合理,地暖、太阳能、天然气一应俱全。小区环境不错,幼儿园正在建,以后孩子入园不用愁了。 ”他高兴地说。受益于我市不断完善的保障性住房政策,2017年中心城区有3275户低收入家庭圆了安居梦。

  打好精准调控“组合拳”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受周边城市房地产市场过热等诸多因素影响,2017年上半年我市个别县市区房价涨幅较大,部分楼盘售价持续走高,影响到房地产市场整体稳定。为此,我市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精准调控:

  ——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把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健全房地产工作有关制度、加强住宅用地供应管理、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方面入手,支持百姓刚性需求,严厉打击投机炒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调度房地产调控措施落实情况,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调控的政治意识、政策落实和问责力度。随后,各县市区均出台了适合本地房地产调控的措施,市住建、国土、公积金、房管等部门依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

  ——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新购住房限售政策,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取得产权证书至少满2年后方可上市交易,非本地居民购房限制转让时间不少于3年。市房管中心细化具体限售范围,同时加强新建商品房销售管理,用暂停预售许可、网签权限等管理手段,落实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二手房交易合同网签备案制度,维护百姓合法权益。

  ——市住建、物价、房管等部门组成房地产市场秩序检查组,对中心城区20余个楼盘项目进行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检查。各县市区也迅速行动,确定了不少于5个楼盘、5个房产中介机构的随机抽查名单,现场开展相关检查。

  一套漂亮的调控“组合拳”打出,有力打击了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问题,规范了市场秩序。“目前,我市房地产市场已回归理性。房价涨幅得到明显抑制,高价楼盘‘坐地起价’现象彻底遏制,投机炒房空间被大幅压缩,百姓非理性购房态势明显降温,自住型需求稳步释放。 ”市房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我市将建立健全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赁体系,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 ”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