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以钉钉子精神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小厕所 大民生

2017-12-04 16:12:51来源: 德州新闻网 作者:

  “时隔3年回德州,景区厕所真是大变样,地面光洁、灯光柔和、卫浴干净,墙壁上还挂着油画,感觉非常棒。”近日,在外地当兵的李立刚回德州结婚,期间带着妻子游了趟位于齐河的泉城欧乐堡,二人对景区内软硬件一流的厕所非常满意。

  厕所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早在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推进“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我市积极响应,大力推进,交上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2015年至2016年,我市旅游厕所新建改建量超额完成省定任务;2016年至2017年10月底,改造农村旱厕数量完成3年任务目标的70.58%。

  景观式设计,精致化装饰,人性化设施配套 

  “如今,德州旅游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厕所不仅舒适方便,还增加了第三厕所,既有‘颜值’又充满人性化。 ”旅游爱好者林鑫,在走遍我市各大景点后,由衷感叹旅游厕所功能已经大为提升。

  然而,在2015年之前,我市相对滞后的旅游厕所建设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并不协调,旅游厕所脏、乱、差、偏、少等问题明显,直接影响了城市形象。

  2015年,我市出台《德州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计划两年内新建旅游厕所419座、改建1758座。实际上到2016年底,我市新建厕所532座,改建厕所1814座,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旅游厕所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多部门配合发力。我市按照“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的原则推动旅游厕所的新建改建和管理工作,除国家旅游局确定的7类旅游厕所建设范围外,将加油站、商场(超市)厕所也纳入“厕所革命”范围,由发改委、财政、国土、住建、商务、金融等部门为旅游“厕所革命”提供服务和保障。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景观式设计、精致化装饰和人性化设施配套,第三卫生间统一配备婴儿护台、婴儿安全椅等人性化设施,营造出休闲舒适、体现人文关怀的厕所文化。

  重“量”更重“质”,夺得全国最美称号 

  优雅清爽的如厕环境、简单洁净的如厕设施、管理员随脏随擦……走进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路东七里铺公厕,居民会发现,如厕可以享受星级宾馆般待遇。为了便民,管理员每次擦地后,不忘用小型吹地机吹干;第三卫生间内配置了按铃装置,残疾人遇紧急情况,按下按铃,管理员会迅速赶到。

  旅游厕所重“量”更重“质”。我市在旅游景区评定和管理中,把旅游厕所管理作为必备要素,实行“一票否决”,借鉴QSC品质管理理念,建立集品质管理、流程控制、岗位培训、保洁服务等于一体的规范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其中,相关部门将旅游厕所管理标准、管理岗位职责等各项制度上墙;定岗定人定时进行卫生保洁和设备养护、维护,通过增配快速风干机、快干拖把等保洁设施,使旅游厕所单次保洁时长平均缩短20分钟;厕所放置针线、打气筒等便民设施,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和游客需求;积极探索商厕结合、以商养厕等管理办法,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文明旅游、文明如厕;引进第三方进行暗访,加大检查力度,推动旅游厕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在2016年度全国“最美公厕”颁奖典礼上,我市5座公厕获大奖。其中,东风路七里铺公厕、大学路康博公厕、东方红路苗圃公厕和十一号线公厕荣获最美厕所文化奖,东风西路华鲁公园公厕荣获最美厕所管理奖。

  41万余户农民用上水冲式厕所 

  “原来的厕所裸露在院子里,夏天臭味扑鼻,蚊蝇乱飞。 ”11月28日,走进乐陵市寨头堡乡东杜村杜云田家,他领着记者看了改造后的厕所,笑着说:“2016年初,乐陵推行农村旱厕改造,政府不要我们花一分钱,3天就将旱厕清理干净,贴上瓷砖、装上马桶,建起了水冲式厕所,干净卫生,用着还方便。 ”

  在东杜村,杜云田改厕属于先行者,更是受益者。我市经调研摸底,计划2016年至2018年改造旱厕58.44万所。为保证工程质量,改厕坚持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原则;厕具和设备由市里统一公开招标采购;施工由各镇负责,择优选择本地队伍,以镇、村为单位组织改厕施工;市住建局多次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加强改厕施工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

  同时,加大财政投入,省市县三级共补助每户改造资金900元,德城区等4个县市区在原有基础上,每户增加100元;鼓励各乡镇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引进企业或个人出资进行改厕后检查维修、粪渣清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

  据市住建局统计,目前我市累计完成农村改厕41.25万户,其中,2016年我市完成14.46万户,今年截至10月底共完成26.79万户。

  □本报记者刘臻本报通讯员任云飞祁迪李燕

责任编辑:石慧